半年亏损378亿曾经的超市王者“大润发”被抛弃了?
发布时间:2025-05-30 17:59:10 浏览量:

  但概念颇为新颖,执行起来却让人一头雾水,线验和超市购物又有什么区别?无非是更好的装修,更贵的价格。

  阿里是做电商起家的◆■★,深知淘宝本身的优势,那就是低价,而在其新零售架构中,和淘宝一样承担低价功能的,其实是社区团购,而非商超。

  3C电子产品原本是主打标准化生产的◆◆■★■,现在价格系统也混乱了,比如存储数据的硬盘,能存1T甚至几个T的,品牌产品得三五百元,没牌的号称不到100元■◆◆★。我上网买书,经常看到一折售卖的。至于锅碗瓢盆◆★★■,价格低得离谱的,就更多了◆★◆◆★★。

  当然■■■◆■,不是所有的消费者都绝对追求低价,比如我,看到低价硬盘,当然想买,可一看评分,分值极低,就开始担心,买到了劣质货会不会很闹心★★★◆★◆?一折的书,下了单,很快便会接到电话■■◆★◆★,告知不是二手书就是影印本,弄得每次下单的时候,都得先给自己做点心理建设。

  而大润发面临的尴尬是,作为一个靠低价起家的品牌◆◆■,物价一涨上来◆■◆■,原来的老顾客就不认可了。想要获得新的客流,也没有赶上好时候,毕竟如今国内大卖场竞争如此激烈★◆■。

  收购大润发时,阿里正对新零售模式信心满满,盒马生鲜★■、无人值守超市、饿了么外卖纷纷出炉★■◆。按阿里的说法,这些业态都是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,

  比如当我再次走进几家大超市,突然发现价签靠谱了起来,■■■■■◆“买一送一"■◆★◆“击穿价”等促销活动也多了。超市里客流如织◆■★,有了人流,线下零售也就有了复苏的希望。

  但会员店的定位转型★★■■◆,对于以物美价廉著称的零售商◆★◆◆★★,无论何时何地,都是一道极难跨越的坎★★。

  阿里也曾做过退而求其次的尝试◆◆,就是把大润发打造成线上超市线下延伸的实体体验店,以提高消费者的购物体验★◆◆★■★,还试图通过推出自有品牌、网红商品和营销文案,让本已放弃实体卖场的年轻客流回流。

  从业态上来说,大润发原来是单体大店大客流规模化的行销方式,用低价吸引消费者。

  被阿里巴巴收购的大润发又告亏损。2024财年中期财报出来,截止到9月30日的半年内亏损3.59亿元★◆■,比去年同期扩大了五倍。实体生意不好做,似乎又多了一个注脚★◆■。

  当时刚被纳入阿里大家庭的大润发,扮演的角色正是在线下零售端,被赋予了线下供货商和会员快销品零售的多重角色。但宏愿归宏愿,6年过去,大润发的知名度却在不断下降■★,客流越来越少了,这次半年报显示的销售额■◆,同比就降了11.9%◆◆◆。

  这说明不只是无良商家的问题★◆◆■■,因为我还经常被平台安利一折的品牌服装,把商标放大几倍一看,往往会出现问题。从这个细节能看出,平台本身也在用低价吸引顾客■■★◆,甚至让人开始怀念电商平台只卖自营的日子。

  曾经,阿里巴巴收购大润发被视为中国电商行业的里程碑,那是2017年,阿里巴巴宣布将投入约224亿港币■◆,直接和间接持有高鑫零售36.16%的股份★■★◆◆★。高鑫零售旗下拥有大润发和欧尚两大零售品牌■■★◆◆■,大润发更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开设有数百家大型超市,市场份额连续多年保持国内零售行业第一。

  阿里投入了大量金钱装修改造店面,购物大楼变得明亮而空阔◆★,有了高档购物场所的感觉◆◆★★。商场的天花板上搭建起了送货轨道,吊篮像流水线一样滑动起来,营建出未来世界的画面■◆。

  其实当线上开始鱼龙混杂,给消费者带来不良消费体验时,线下其实迎来了自己的机会。

  但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◆★★,一个平台一旦面向全国,只卖品牌货恐怕难以立足■◆★■◆★。反而是打好低价牌,还有机会上市,撑起几千亿的市值。

  彼时淘宝天猫占了电商一大半的份额,所以阿里有自信大刀阔斧地收购◆★■◆◆★、创业。直到后来拼多多崛起了,电商们认识到了两个事实——第一◆★,没有永恒的一统江湖★■■★◆◆;第二,目前中国总体上消费者还是购买力有限,下沉市场好做■■◆★,上升市场却难。

  但对那些相对有消费能力的受众来说,对品质的追求依然旺盛■■◆★,这就是为什么大家宁可走远路开车去偏远的郊区去会员店★◆★◆★■。十几亿消费者中,总还有那么几百万、上千万的人不愿意花时间和山寨牌子纠缠。

  凭借大数据和算法■■■■◆,将线上■◆★、线下◆★■★、物流等多个环节进行了深度融合,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。

  按如今流行的说法,逛超市除了买买买,还应该被赋予逛的价值,同时给消费者带来归属感★◆★◆。

  沃尔玛独霸全美的快消零售业■◆■■,没有对手的时候又创建了山姆品牌,得以细化了顾客群,建立了多档次的零售业态。

  当阿里巴巴收购大润发,大润发创始人黄明端离职时感叹:“战胜了所有对手,却输给了时代。” 卖身前,大润发是国内综超中神一般的存在,19年不关一家店,在商超领域里没有任何对手能打败它。可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和消费者购物习惯的改变■★◆■★,大润发逐渐失去了优势■■◆。

  直到如今,大润发仍然执着于5年前定下的门店重构及线上线下整合的逻辑◆■★,“购物+体验+服务+社交”◆◆,而这五年里,线上线下,各大平台,已经轮番登场好几轮了◆★★◆★。大润发虽然是一艘大船,恐怕也要学会及时掉头。

  正是这个原因,阿里巴巴才要改造大润发◆■■■★★,对标永辉乃至山姆会员店■★◆★◆★,走向高端★★◆■◆。